紫外线消毒器用途广泛,在水处理中具有很高的价值,它是通过紫外光线的照射,破坏及改变微生物的DNA(脱氧核糖核酸)结构,使细菌当即死亡或不能繁殖后代,达到杀菌的目的。真正具有杀菌作用的是UVC紫外线,因为C波段紫外线很易被生物体的DNA吸收,尤以253.7nm左右的紫外线最佳。紫外线消毒器属于纯物理消毒方法,具有简单便捷、广谱高效、无二次污染、便于管理和实现自动化等优点,随着各种新型设计的紫外线灯管的推出,紫外线杀菌的应用范围也不断在扩大。
隐孢子虫属于原生动物,寄生于动物体中和人体中,可引起隐孢子虫病。寄生于人体内部的微小隐孢子虫,是机会治病原虫,可以导致严重腹泻的一种腹泻病原,且具有感染性。在国外,由于隐孢子虫而引起的大面积腹泻症状和致死报道和对其的研究,是隐孢子虫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。1984年隐孢子虫病被证实可经水质 传播,英美欧等地区报道供水系统爆发隐孢子虫病的问题。1987年在美国的佐治亚州,大约有1.3万居民同时发生了肠炎症状,在自来水中找到了隐孢子虫的 囊卵,这是历史上第一次隐孢子虫病通过市政供水系统大规模爆发。1993年,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市政供水系统又一次被隐孢子虫污染,40万人同时腹泻。 1987年在国内也发现了人体隐孢子虫病的病例,随后其他一些省市也相继报到了一些病例,在腹泻患者中,隐孢子虫的检出率达13.3%。在发生疫情的引用 水处理系统中,消毒工艺均采用氯化消毒法(包括氯气、次氯酸钠、二氧化氯和氯胺),经检验氯化消毒系统运行正常,并且保障足够的余氯量和接触时间。大量事 实和研究表明,传统的氯化消毒方法不能提供足够的剂量,在隐孢子虫侵入时不足以确保饮用水的供水安全。 紫外线消毒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紫外线消毒反应器的不断完善,从1993年对隐孢子虫90%除率,达到1999年99.99%的去除率。杭州中茗紫外线技术已被认可为 适合杀灭隐孢子虫 (Cryptosporidium) 和贾第鞭毛虫 (Giardia) 消毒的技术,特别适用于地表水和其它易受感染水源。
|